安徽电视台(117):青年专家(博士)科技助农 欣欣向荣
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青年专家在科技强农中的积极作用,安徽省“青年专家(博士)科技助农服务团”赴基层开展乡村振兴科技赋能活动。
中国青年报(116):“追光女孩”开启大学生活
中国青年报(115):小小花草茶闯出创业新天地
中国青年报(114):洪水过后,这群师生踏勘徽州古桥
顶着烈日,学生们手持非接触式挠度仪,对徽州古桥进行测试,评价人行舒适度。随后,他们取出拾振器、模态采集分析系统,对古桥进行模态参数识别,评价结构刚度……
中国青年报(113):从辍学打工到斩获全国金奖
24岁的大三学生李云龙离自己的职业梦想又近了一步。此前,他立志成为一名制冷工程师。
中国青年报(112):摸透电气设备“脾气”,练就“望闻问切”检修本领
1989年出生的程晨是全国技术能手庞士宝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第一批学员,不仅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大师工作室”,还接连获得安徽省煤炭行业电工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新华社(111):安徽铜陵青年夜校 微型剪纸受欢迎
从2023年12月起,安徽省铜陵市在全市启动公益青年夜校,夜校课程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包含剪纸、书法、国画、摄影等课程,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中国青年报(110):这群20多岁的理科生,愿做“科学翻译官”
用短短两分钟的短片来科普近10位院士编撰的一本有关合成科学的国家发展战略书籍的内容,这需要他与团队在策划阶段就充分吃透科学原理;把我国的大科学装置的模型通过电脑构建出来,再把其中的科学原理通过视频形式展示,还有很多可视化的技术需要攻关……
中国青年报(109):从大都市回归,这个小伙想与乡土一起成长
刚过完春节,安徽省天长市的90后新农人邵爱涛就开启了忙碌节奏。从天长市永丰镇桥湾社区的办公室,到田间地头,再到安徽省内外出差,他的工作场景不断切换
中国青年报(108):90后女塔吊司机“起舞”在高空
虽然年纪不大,但她入行9年,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操作塔吊大臂、吊钩进行作业,驾驶室来回转动,就像在高空“起舞”。
光明日报(107):“农二代”有了新年货
“这就是我今年的新年货……”2月6日,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杨村镇店集村“飞手”陈骞看着刚购置的两台农用无人机,心里美滋滋的。
中国青年报(106):土地上跳动着青春脉搏——青年田间地头过春节 钻研玉米育种
过年这几天,他多加了几道可口的菜肴,还特意从镇上买来了煮玉米。“吃着甜糯的玉米,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株,这个年过得别有一番滋味。”他说。
中国青年报(105):安徽青年学子家乡行省级示范活动举办
安徽省“汇聚新力量 共筑中国梦”青年学子家乡行省级示范活动在合肥市瑶海区青年创意田园举办。
新华社(104):下班后的“夜生活”——夜校成为青年精神乐园
从了解咖啡豆的产地,到品鉴不同烘焙度的咖啡,再到学习如何制作咖啡……晚上的手冲咖啡教室芳香四溢,学员们围桌而坐,边品咖啡边学技巧。类似有趣的课程,在合肥夜校还有40余门。
中国青年报(103):学俄语的小伙不当白领回村谋发展
农林村的发展和改变离不开一群年轻村干部的奋斗,方进就是其中一位。这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90后小伙大学读的是商务俄语专业,曾于大二公派出国留学,毕业后曾在大连、北京、铜陵的国企和外贸企业从事翻译工作。
中国青年报(102):青年村医祝孟强(102):择一事 终一生
作为土生土长的于沃村人,祝孟强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5个年头。从刚毕业的愣头青到两个孩子的父亲,今年37岁的祝孟强在家乡度过了青春,未来也会继续做好一名村医。
中国青年报(101):海归“转身”新农人 为水果产销装上“增速机”
新的一年开始了。冬天的合肥,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二三摄氏度,但周谷堆水果市场的清晨分外繁忙,一篮篮果肉饱满的草莓、蓝莓、车厘子等冬季应季水果正源源不断地送进来,商户们的库房里色彩斑斓。
光明日报(100):“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三月的安徽芜湖春和景明,在安徽工程大学的校园里,记者跟着学生张亮,走了一遍他的上学路。
中国青年报(99):芜湖构建“引育用留”人才服务全链条
当前,芜湖正在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在此叠加。
中国青年报(98):青年“当归” 药都“补血”
一路走来,张红星收获亳州市青年五四奖章、安徽青年创业奖、全国“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等荣誉。
人民日报(97):访西部计划志愿者储彪
“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我会努力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一线实干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青年报(96):靶向引才育才 为年轻教师定制成长方案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育系统2023年新入职了5名博士,其中,生物物理学毕业的丁双双主动要求留在小学工作,这一举动让很多人不太理解。
中国青年报(95):被婚纱改变的小镇
王克荣的家乡丁集镇,位于革命老区安徽六安,现在因“婚纱”而闻名全国。统计显示,在这个常住人口5万余人的皖西小镇,已汇聚婚纱礼服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500余家,其中生产经营企业400余家
中国青年报(94):安徽青年“以梦为马”振兴乡村
这阵子,90后王义强驾驶摆渡车在农场、游客服务中心、民宿等地间穿梭忙碌,作为马郢乡村旅游合作社负责人、合肥市青联委员,他要利用这难得的闲暇时光,思考如何提高村里三产融合发展。
中国青年报(93):“一分钱早餐”背后的励志温度
“亲爱的同学们:寒风如割,大雪将至。在降温的冬日里,为给早起奋斗的合师公主和王子们送来温暖……”
安徽日报(92):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青春之歌
小麦刚冒出新芽,智慧大棚里各色番茄生机勃勃,盼盼食品生产线上机械手臂熟练地抓取、分装,旅游讲解员和电商直播员声情并茂地介绍今日小岗、讲述改革故事……
经济日报(91):村里来了个女规划师
“她一个小姑娘从北京跑到我们大山里,村民们都很好奇。”杨媛珍谈及刘琳,“来了这几年,改造老屋、打造民宿、种植推广特色农产品……给村里带来了不少改变。”
人民日报(90):乡土风韵浓郁的农业文化遗产
地处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核心区的大院村,现有白姜种植面积400多亩,培育出多个白姜名品牌。图为大院村生姜种植基地,姜农喜获丰收。
中国青年报(89):00后女孩返乡 想做种草莓的艺术家
跨行的她不仅苦学种植技术,将草莓种得又大又甜,还将艺术设计理念融入草莓生产销售全流程。
中国青年报(88):95后梁岗子——从酒店后厨走出的面塑达人
梁岗子今年26岁,5岁时,他就跟着奶奶和父亲摸索捏小面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学,就专注做这一件事,付出极大耐心。每当周末,其他的小朋友相约在外玩游戏,而他则用老家河边的泥土捏着玩。
人民日报(87):在乡村振兴的新赛道上奋力奔跑(青春日记)
扎根乡村,用心坚守。如今的我和马郢村民一道,想让村庄被更多人了解,想让更多人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来一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中国青年报(86):芜湖构建“引育用留”人才服务全链条
今年10月以来,芜湖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率队,围绕当地首位产业需求,远赴吉林、深圳、西安等地高校宣讲,汇聚2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7000多个优质岗位,收到简历3100余份。
人民日报(85):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特色服务赋能科创企业
今年7月,“共同成长计划”公布后,安徽省分行立即行动,立足科创企业实际需求,推出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人民日报(84):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龙头带动,关键在于以发展能级的提升,辐射带动区域整体。各扬所长,则要统筹把握合作与竞争的辩证统一关系,避免同质化竞争
经济日报(83):合肥推进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工作正式启动。
中国青年报(82):种姜“小专家”的田间智慧
14岁的天门镇董店中心学校九年级学生朱晴雨倾注了课余的时间和精力。她结合“回南天”现象进行观察和梳理,助力铜陵白姜提产技术研究,为村民带去丰收喜悦。前不久,她入选2023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人。
中国青年报(81):戏曲古镇来了年轻人
00后小伙儿陈建峰穿过古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镇司法所,开始了新一天的调解工作。他所在的“老彭工作室”位于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镇,这里是京剧和黄梅戏的发源地。
中国青年报(80):小小碧根果变成致富林
以前这里是一片撂荒地,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现在空地变成了碧根果林,年产值约300万元,帮助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100万元,固定带动40余人就业,培养当地林农逾 200人次。
中国青年报(79):这群00后,要接“黄梅薪火”
在安徽安庆这座“有戏”的城市里,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在台下戏迷和观众的期待中,有一群青年学子和青年演员正奋力前行,努力接捧前辈艺人用尽一生传递的那簇黄梅薪火。
中国青年报(78):为困境青少年打造“筑梦小巢”
今年以来,团包河区委继续推进开展2023年“筑梦小巢”计划,坚持以困境青少年需求为先,优化孩子们的成长环境,点亮逐梦未来心。
中国青年报(77):在学青会来一场非遗沉浸式体验
据不完全统计,学青会期间,运动员村的志愿者之家累计服务运动员近万人次,那里的绣球制作、剪纸、点米成画等非遗项目吸引了4300余人次打卡,一场广西非遗的沉浸式体验似乎成了年轻运动员学青会的“必修课”。
中国青年报(76):校企联合育人照亮00后大学生成才路
“祝贺本届比赛圆满收官。大赛连续两年在合肥举办,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合肥对于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关爱。感谢同学们、老师们、裁判们的共同努力,祝贺获得优异成绩的车队和同学。”
中国青年报(75):年轻夫妻返乡走上种菜之路
11月7日,在安徽省六安市木南现代农业示范区,阳和园蔬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耀静在玉米地里边掰玉米边介绍起自己今年引进的新品种,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中国青年报(74):一切为了青工成长成才成器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以“沧桑百年,只争朝夕”的企业精神为指引,坚持青年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改革发展大局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
中国青年报(73):科技人才下沉一线 “真刀真枪”破解企业痛点
短短3个月时间,帮助我们一步步朝着‘少走弯路、节约成本’的发展愿景迈进。”安徽省蒸谷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严伟龙是位70后创业者,也是全国学会科技服务“入皖行动”的受益者。
中国青年报(72):如候鸟群飞 这群大学生在守护长江生态
沼泽、河流、湖泊……处处是实验室,他们用实际行动关注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困境,为生态环境修复注入青春力量。
中国青年报(71):24岁大学毕业生放弃工作捐肝救母
近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安医大一附院”)成功为这对母女实施了亲体右半肝移植手术。
中国青年报(70):“我走进沙漠,就是为了让更多孩子走出沙漠”
安徽财经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张骞与历史上那位持节西行的汉代勇士同名同姓,他们都曾穿过戈壁黄沙,不过这里的主人公是一名看似柔弱的女研究生。
中国青年报(69):安徽农业大学(69):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引擎”
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瞄准农业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积极探索“激发创意、拓展平台、注重过程、目标导向”的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光明网(68):安徽合肥大圩镇沈福村——文明润村舍 幸福满心间
“为什么爱上沈福村?”“因为美。”沈福村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圩”,在字典中的解释为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行走在村中圩道上,只见圩区格田成方、路林交错,保存完整的古民居掩映其间
新华网(67):国际青年中国行——“在安徽感受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
11月9日至12日,2023年“国际青年中国行”来到安徽省,来自10个国家的十几名青年在这里探寻徽风皖韵的独特魅力,感受江淮大地涌动的科技创新活力,领略安徽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人民日报海外版(66):田头的“村播”火了
“村播”正在中国农村兴起。多家电商平台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与农村相关的直播场次、农产品直播销量达到百万量级、过亿单。
人民日报(65):青春因拼搏而精彩
“抱着拼搏的心态,打好每一剑”,这是合肥队男子花剑运动员郭一凡的信念。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广大青年定能展现青春最美的模样,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中国青年报(64):学好技术未来一定精彩
凌晨时分,手握喷枪、身穿防静电服的他抖擞精神,领着学生在烤漆房内一遍遍重复汽车喷漆训练。
中国青年报(63):一定要带父亲重新“开机”
我知道,父亲一直都渴望听见声音,奈何家庭条件有限,这个想法始终是梦想。最初的我并不太理解父亲为何对“声音”如此执拗,直到身为泥瓦工的他用手语向我“讲述”了一个故事。
中国青年报(62):用95后的方式融化特殊儿童的“玻璃壳”
就是刮风下雨,小史也会撑着雨伞站在家门口,眼睛一直盯着村口方向。这是特校老师上门送教的日子,小史在等她的胡姐姐。
中国青年报(61):“最美辅导员”赵颖虹你和我变成“我们”
“今天是教师节,你们来到这里上大学,步入了人生新阶段。在你们成长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曾对你们进行引导、帮助,回到宿舍,请给他们发个信息或是打个电话,道一声问候。”
中国青年报(60):太多的人生巧合最终汇聚成生命的光芒
这里似乎有太多的巧合——他们同是淮南师范学院00后大四学生,又都正在紧张地准备考研,一个被同学称为靠谱贴心的“暖心哥”,一个是同学眼里开朗热心的“侠女”。
中国青年报(59):九〇后青年返乡深耕“稻田梦”
由于常年在地里干活,章文杰皮肤黝黑,头发蓬松,看起来不像90后,更像乡村“土专家”。他还有个绝活——可以手握遥控器同时操作5台无人机起飞给稻田施肥、喷药。
中国青年报(58):扎根大别山红色小店的年轻人
汪家祖宅至今已有360多年历史,如今成了一处文旅打卡点。前些年,政府投资对老宅进行修缮改造。
中国青年报(57):做家乡泥土地里的“生物学霸”
9年前,鲁德迅从蚌埠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毕业,进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工作,为返乡创业挣启动资金。
中国青年报(56):安徽大学有群作物“守望者”
从构建“早期预测、动态监测和定制服务”病虫害防治新模式,到研发真菌孢子气传病害监测预警系统,再到成功在省内多县展开应用,团队既实现了节本增效,又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
中国青年报(55):一幕生动的大地之恋
“排演了无数次,每一次都让我有不同的感受。和‘庄重’一起度过的这10个月,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一代代安农人的坚持。”
中国青年报(54):95后村书记的“橙色”青春
从开会时插不上话到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们致富、赢得村民信任,1996年出生的刘海浪在家乡完成了人生蜕变。
中国青年报(53):首部大学生版黄梅戏《女驸马》公演
10月2日晚,备受期待和关注的青春版《女驸马》在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圆满完成公演。参演学生全部为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2020级黄梅戏表演本科生,平均年龄20岁。
中国青年报(52):低空经济创业者如何“越飞越高”
这款TD550应急救援无人直升机由联合飞机集团研发,机身尺寸比普通单旋翼直升机减少40%,能够在城市楼宇之间穿梭,最高升限6500米,携水带可爬升至150米以上
中国青年报(51):中铁四局集团管理研究院发布“DICC建造云平台”
中铁四局集团管理研究院(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DICC建造云平台”作为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布,经各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被认定为安徽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
中国青年报(50):六安共青团引领青年争当老区振兴排头兵
辞去在上海的稳定工作,来到安徽省霍邱县高塘镇,95后青年步玉绅投资打造生态果蔬产业园,越来越喜欢“新农人”的生活。
中国青年报(49):合肥青年志愿者连续服务5届世界制造业大会
在团安徽省委和合肥市委市政府指导下,团合肥市委选拔近400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参与服务,为大会举办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青年报(48):三年之约,为了最艰难时期的匿名之爱
8月23日至29日,来自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9名师生从全国各地集结在位于安徽安庆市迎江区的颐和养老服务中心。
中国青年报(47):小镇青年玩转“农场”回血乡村
2015年,他在家人支持下投资建设农场。可2018年冬天,胡斌精心种下的50多亩桔树全部被冻死。但第二年开春,走出失落的他又种起了桃树。
中国青年报(46):与遗体捐献志愿者面对面
家住安徽合肥市蜀山区邮电新村小区的李代平老人抿了抿嘴,颤巍巍的双手伸向夹在腋下的布袋,掏出两个鲜红的本子,缓缓展开铺在桌面上。
中国青年报(45):“茯苓菌团”连续3年将实验做到大山里
安庆师范大学生物科学类专业2022(8)班的王康康像往常一样,按照标准化规则操作着茯苓培植流程。这些步骤对他来说,几乎是熟稔于心。
中国青年报(44):安徽工程大学校地共建育人提档升级
2020年,大一新生丁晓蔓来安徽芜湖上大学时,在高速路口就注意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字样,她当时觉得,这是个“琅琅上口的标语”。
中国青年报(43):单手也能“飞”
在8月10日开赛的第21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预赛现场,看台上观众目光集中在7号赛道——一个略显瘦削的小伙子身上,短暂瞬间后,全场投以热烈欢迎的掌声,加油声此起彼伏。
中国青年报(42):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筑牢思想根基
安徽师范大学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的骆鹏晟印象最深的是在安徽省蚌埠市寻访老党员黄步廷的故事。“我是1953年11月11日入的党。”92岁的老人一口说出他的入党时间。
中国青年报(41):00后计量工文旭东——油罐上的“蜘蛛侠”
为确保储油罐安全度夏,燃油计量工每天至少4次登顶,开展油罐“安检”工作,每次作业都是一次“桑拿”过程,所以文旭东每天要备三套工作服。
中国青年报(40):让乡村振兴一线青年“唱主角”
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的簸长山上,一群年轻人踩着石子小路、顶着烈日爬到半山腰。他们顾不上擦汗,将摄像机镜头对准一群白山羊,体型结实的山羊正悠闲地喝着山泉水。
中国青年报(39):“小先生”行走基层上好青春思政课
行知学堂实践活动是该校打造的“青”字号大学生社会实践品牌项目。自2012年以来的每年暑期,该校学子化身“小先生”
中国青年报(38):昔日中职生“逆袭”考研实现人生进阶
学风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过程的关键一环。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环境,创造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中国青年报(37):这群青年科研人员破解河蚌开合之谜
河蚌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蚌类,滤食时,两片外壳会重复开合运动。两片外壳连接部位为铰链,其承受反复运动和变形的过程进入了我国科学家的研究视线。
中国青年报(36):95后毕业返乡 逐梦不必去远方
返乡创业5年,他每天和这些农业机械“大家伙”打交道,投入了带动百姓致富的事业。
中国青年报(35):这群90后“朝阳”在守护“夕阳”
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铁佰和佰乐康养社区,和徐亚欣一样,一群护理学、康复学、社会工作、养老服务等专业的90后组成养老照护团队,讲述“朝阳”守护“夕阳”的温情。
中国青年报(34):三位青年技工在产业一线做课题解难题
90后周心要已经在制造业打拼14年。他的技能成长之路上经历了两个重要转变:一是角色转变,从技术岗走向技术管理岗;二是心态变化,从单纯好奇到吃苦再到热爱。
中国青年报(33):小山村来了博士服务队
乡里乡亲都站在村口眺望,70多岁的村民詹留宝难掩内心激动:“我在村里待了大半辈子,只听说过博士,没想到这么多博士来到我们这个小山村,帮农民解决大难题呀!”
中国青年报(32):“农业帮帮团”下乡记
胡勇波是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前不久跟着老师一起到安徽省临泉县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
中国青年报(31):90后乡村特岗教师贾慧茹——坚守这份良心的职业
2019年,她通过招考成为安徽省阜阳市苏屯中心校杨庄小学特岗教师,学校位于阜阳颍泉区最偏远的西北角。
中国青年报(30):医学生“三下乡”施救诠释医者仁心
日前,安徽医科大学一支以急救知识科普为主题的“三下乡”团队在基层完成了一次急救“实践演练”。
中国青年报(29):青年学子与小岗村“双向奔赴”
7月上旬,他和5名同学组建星光爱心实践团,结合学校小岗村专项实践中的“选题订单”,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岗村的生态发展探究”为主题进行实地调研。
中国青年报(28):帮古老的宣纸“触网”
1988年出生的李超用10年时间做了一件事——将家乡百姓辛辛苦苦制作的宣纸“连上”互联网,让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工艺成果走向千家万户。
中国青年报(27):无人机课堂开在田间地头
他带着自己的“伙伴”——植保无人飞机来到芜湖市湾沚区三元村,帮助村民喷洒水稻破口药水。
中国青年报(26):李超——90后“业务小白”的蜕变
6月24日,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李超,没来得及回家,就拎着行李箱到了办公室,迅速坐到电脑前,解决近期以来出现的几个信息系统漏洞。
中国青年报(25):二十八岁农民工做了“不值一提的小事”
28岁的农民工翟留伟做了一件他认为“不值一提的小事”——在雨夜的路边救下一位受伤的母亲和两个孩子,并帮助开车送医。
中国青年报(24):打造青年人才“安放身心”的港湾
如今的芜湖是一座创业“友好型”城市,针对人才成长通道窄、平台少的问题,该市设立规模5亿元的市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芜湖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2022年度累计资助、投资项目46个。
中国青年报(23):零零后社区团支部书记完媛媛——在最基层服务好青年
4年前,完媛媛走上工作岗位,那是父母眼中觉得“稳定的工作”——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牌坊乡牌坊民族社区村委会委员、团支部书记。
中国青年报(22):袁肖——返乡凝聚青年 逐梦“青春小岗”
25岁的袁肖习惯前往田间地头、农户家里和产业一线调研走访,他在安徽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这片热土已奋斗4年多,“青年助力乡村振兴”这个目标在他心中愈发明晰。
中国青年报(21):新乡村青年带来新婚俗
免去“万里挑一”(10001元)的彩礼;骑行山地车带着新娘子“低碳出嫁”;在草坪上办一场自己主持的婚礼……
中国青年报(20):工地班长与大学生“身份互换”啥感觉
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00后班长王桧耀则走出校园,穿上工地反光背心马甲,戴上安全帽和手套,顶着大太阳走进钢筋密布的建筑工地。
中国青年报(19):新疆归来 他让故土飘满果香
辗转河南、浙江、新疆等多地打拼的他如今在家乡安徽阜阳扎了根。“今年的日照和雨水都很充足,肯定是个大丰年。乡亲们的收入说不定又能提高一截。”
中国青年报(18):90后小伙回乡追着花期续写“甜蜜事业”
2018年,陈凡辞去了在城里一家国企的稳定工作,回到安徽泾县老家。保护中华蜜蜂种源,创办养蜂农场,发展蜂业文旅……他坚持带动家乡蜂农致富。